投資組合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式

效率市場假說是什麼?效率市場的型態?效率市場如何檢驗?效率市場告訴我們什麼?

效率市場假說是什麼?

效率市場假說,英文Efficient-market hypothesis。

由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尤金·法馬(Eugene Fama)於1970年深化並提出的,效率市場的定義是:

「如果在一個證券市場中,價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獲得的信息,任何人無法透過任何市場訊息賺取超額報酬,那麼就稱這樣的市場為有效市場。」


效率市場假說的 3 個基本假設

效率市場假說建立在 3 個基本假設上:

  1. 市場會立即反應新的資訊,並調整至新的價位。
  2. 新資訊的出現是呈隨機性,即好、壞資訊是相伴而來的。
  3. 市場上許多投資者是理性、且追求最大利潤,而且每人對於股票分析是獨立的,不受相互影響。

效率市場假說的3種型態

將這個假說發展,法馬提出3種效率程度。

  1. 弱式效率
  2. 半強式效率
  3. 強式效率
分類說明什麼投資法無效?什麼投資法有效?
弱式效率(Weak Form Efficiency)股價已反映過去的歷史,目前股票價格充分反映過去市場所提供的情報。

因此,投資人無法運用各種方法對過去股價進行分析,再用分析結果來預測未來股票價格。

也就是説投資者無法利用歷史資訊來獲得高額報酬

所以,弱勢效率越高,以技術分析來進行預測效果會越不準確。
技術分析無效P/E比率
經濟成長率
半強式效率(Semi-Strong Form Efficiency)目前股票價格已充分反應了所有公開資訊,投資者無法利用情報分析結果來進行股票價格預測而獲取超額報酬

半強式效率越高,依賴財務報表、經濟情況及政治情勢來進行基本面分析,然後再預測股票價格越沒有效率。
技術分析、
基本分析無效
強式效率(Strong Form Efficiency)目前股票價格充分反應了所有已公開和未公開之所有情報。

雖然情報未公開,但投資者能利用各種管道來獲得資訊,所以,所謂未公開的消息,實際上是已公開的資訊且已反應於股票價格上。

投資者無法利用股票的內線消息而獲取超額報酬
技術分析、
基本分析、內線消息無效

執行被動投資指數投資的人,通常是基於效率市場假說,認為市場長期是屬於有效的,沒有人可以持續打敗大盤。

既然投資人無法擊敗大盤獲取超額報酬,那何不成為大盤就好?因此透過投資 ETF 或是指數型基金追蹤大盤指數便是最好的選擇。


效率市場如何檢驗?

如果想要檢定某一個國家的股市是否存在某種程度的效率市場,有以下的方式。

弱式效率檢定工具

報酬趨勢日效應、月效應、週效應
濾嘴法則1、若股價上漲OO,已超過XX,立即買進

2、若股價下跌OO,已超過XX,立即賣出
連檢定假設各期的股價波動呈現「隨機漫步」,互無關聯,表示技術分析無效,弱式效率市場成立。
序列相關檢定檢定相差數期的兩個價格之間,是否存在相關性。若無任何相關,則弱式效率市場成立。

半強式效率檢定工具

通常以「事件研究法」來進行檢定。

事件研究法,是探討當某一事件發生時(如公司股利宣告或盈餘發布等事件)是否會引起股價的異常變動,因而產生異常報酬率(abnormal returns,簡稱 AR)。

此資訊可以用來瞭解市場證券價格與特定事件是否有關聯性。

當特定事件發生時,新資訊將能迅速反應於股價上,產生異常報酬,且不會有很長的遲延現象,此時市場具有半強式效率,基本分析無效;

反之,如果能透過基本分析來獲得超額利潤,例如買進低本益比(P/E)的股票贏過市場,則市場不具半強式效率性。

強式效率檢定工具

通常用「隨機優勢理論」進行檢定。

隨機優勢理論,是了解基金經理人或是內部人員的投資績效是否優於一般投資人。

如果經理人或是內部人員績效優於一般人,那麼就屬於強式效率市場。

反之,經理人或是內部人員績效沒有優於一般人,強式效率市場則不成立。


效率市場之間的關聯性

關聯性講的是包含的關係,效率越強的市場,必須包含的要件就越多。

舉了例子:

  • 如果是「半強式效率市場」,必定也是「弱式效率市場」
  • 如果是「強式效率市場」,必定也是「弱式效率市場」與「半強式效率市場」

反過來說:

  • 如果不符合「弱式效率市場」的條件,則市場也不是「半強式效率市場」或「強式效率市場」
  • 如果不符合「半強式效率市場」的條件,則市場也不是「強式效率市場」,但可能是「弱式效率市場」

關於效率市場的數據

市場有效率與無效率一直是投資人討論的議題,SPIVA®網站統計了世界各國主要市場基金對比指數的情形,用數據化的方式讓人了解目前主動式管理基金對比指數的困境。

例如在美國市場,大型股基金有落後指標指數的比例:

  • 5年績效落後指數比例:75.27%
  • 3年績效落後指數比例:69.71%
  • 1年績效落後指數比例:60.33%

延伸閱讀:SPIVA®統計主動式共同基金落後大盤指數的比例


效率市場假說被行為財務學挑戰

效率市場假說認為:「價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獲得的信息,任何人無法透過任何市場訊息賺取超額報酬」。

行為財務學與效率市場假說最大的差異在於,行為財務學派加入心理學的元素,希望藉此瞭解市場投資人、法人以及公司經理人的行為,並且了解市場參與者的心理決策過程,對市場運作的影響。


效率市場告訴我們什麼?

在羅聞全的《適應》一書中,作者寫到:

效率市場藉由簡單的經濟推理,得出違反直覺的結論。

在新量化金融運動的所有發現中,效率市場假說是最耀眼的寶石。

效率市場假說告訴我們,市場將群眾的智慧清楚呈現出來,市場的價格(市價),成為一種反應所有市場參與者的資訊與見解的平均值。

在經濟學中,有一個基礎假設是所有個體都將在某種預算限制下,盡可能地提高預期效用。

在自利的驅動下,投資人會積極利用自己身邊的所有優勢,哪怕是極小的優勢。

市場上的交易扯會將所得的資訊做出交易決策,不管是買、賣、持有、放空等,這些行為會進一步反應在市價上,這個過程也會迅速消除原本他們看見能透過買賣的獲利機會。

當然這仍是一個假說,世界上仍有一些需要用其他觀點才能解釋的事情。

在《投資最重要的事》中,作者霍華.馬克斯認為沒有一個市場是完全有效或者無效,只是程度問題。

效率市場是一種相對的概念,市場今天有效率,不代表永遠有效率。

如果是主動投資人,那麼應該要把力氣放在相對無效的市場上,才能獲得最好的報酬。

這是非常實務的見解,也代表我們在投資中會有些機會。

效率市場假說也造就了指數共同基金的產業出現,出現了指數化投資等投資策略。

我想效率市場提供我們一個解釋,或者說安慰。

當我們很努力研究投資之後,例如運用各種策略最後卻無法賺取超額報酬,也能鬆一口氣,畢竟因為市場是有效的,大多時候擊敗市場是困難的。


你好,我是蔡至誠PG,《阿爾發證券投顧》教育長,《我畢業五年,用ETF賺到400萬》作者,《提早五年退休:PG 財經個人財務調配術》講師。

定期定額投資美股ETF增加被動收入,我們公司推出的機器人理財平台能讓你一站式做好規劃,幫你追蹤財務目標達成率,幫你挑選低成本的ETF投資組合,投資之後24小時追蹤與自動再平衡

陪您一起安心達成財務目標,點擊下方連結加入官方LINE@預約諮詢,讓今天的投資更輕鬆,明天的生活更美好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Back to top button